您的位置:首页 >专题专栏>清廉学校建设>清廉故事>详细内容

清廉故事

散文丨红色家书之美

来源: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:2023-12-25 08:36:4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      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2015年春节前夕,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引用诗人孟郊的名篇《游子吟》,表露出深厚的家庭情结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。对党员干部而言,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风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,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《春望》中,就曾直白地写出了家书的珍贵。家书的意义,不仅仅是沟通信息和桥梁,更蕴含着期盼、关怀、鼓励和教导之义。家书,是一个家庭的情感纽带,也是家教家风的一面明镜。最近,笔者在读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《红色家书》时,深深地被革命先辈们的家书中展现的人格魅力所吸引。认真品读其家书,就不难感受到寄语深切,纸短情长,风骨涵养,尽在其中。

红色家书之美,美在情真意切

  红色家书中有牵挂,有关怀,有思念。一封书信,体现了亲人之间的牵盼和挂怀,绵绵情意跃然于纸上。

  例如,毛泽东同志在1919年4月写给舅父文正兴、文正莹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。闻家母病势危重,不得不赶回服侍。于阳三月十二号动身,十四号到上海,因事勾留二十天,四月六号始由沪到省。亲侍汤药,未尝废离……”千山万水,也阻挡不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顺和爱。百善孝为先,孝道是子女孝敬父母的一种传统美德,对待父母长辈要孝顺,这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,孝道是涵养修身和廉洁的道德源泉。

  又如,陈毅同志在1963年8月写给儿子陈昊苏、陈丹淮、陈小鲁和女儿陈珊珊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你们多温习功课,注意锻炼身体。珊珊要听妈妈的话,丹淮要注意增加体重。你们要劝妈妈多休息,她看书太劳累了……”质朴无华的语言,切切的叮咛,寄托着一个父亲对妻子儿女的关爱。

  再如,瞿秋白同志在1929年3月写给妻子杨之华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我只是想着你,想着你的心——这是多么甜蜜和陶醉。我的爱是日益的增长着,像火山的喷烈……”瞿秋白同志与杨之华的通信,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浪漫的情调,丈夫对妻子的思念,在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  此外,周恩来致表兄陈式周、何叔衡致义子何新九、杨开慧致堂弟杨开明、左权致妻子刘志兰、彭德怀致侄女彭梅魁、邓颖超致丈夫周恩来、贺龙致堂嫂陈桂英……红色家书中表现出的亲情是那么地真实,正是这一封封家书,展现革命先辈们内心都有一颗善良的“种子”,善良的“种子”“发芽开花”,对家人亲人的爱带动着家庭的团结和睦,和谐相爱的家庭氛围,最终转化成他们追求革命之真理、奔向光明新社会的动力。

红色家书之美,美在勉励教育

  红色家书中有教育,有慰勉,有表率。一封书信,表达出革命先辈们对晚生的教导和勉励,谆谆教诲跃然于纸上。

  例如,叶剑英同志在1949年5月写给女儿叶楚梅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女儿,让爸爸们,把新民主的地基,铲得平平的,让你们后一代,加工的把我们的祖国,建筑起一座自由、快乐、文明、进步、庄严、华丽的世界。你们不能逃避这一责任,你们必须完成你们这一代的责任。因此,当着你们还在学习时期,就应该全心全意的为建设我们完全新的中国而努力!”叶剑英同志写这封信时,其儿女叶楚梅当时正在苏联莫斯科财经学院求学,在信中,叶剑英同志教导女儿在读书时就要为建设新中国做准备。

  又如,罗荣桓同志在1949年12月写给女儿罗玉英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你爸爸廿余年来,是在为人民服务,已成终身职业,而不会如你所想的,是在作官,更没有财可发。你爸爸的生活,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,一无私有……”在信中,罗荣桓同志以自身作表率,让女儿罗玉英更深刻地认识到她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,同时也饱含对女儿的殷切期望,那就是真真切切勉励女儿,希望她努力做一个将为人民服务作为终身职业的人。

  再如,刘少奇同志在1956年1月写给儿子刘允若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在你的来信中还表现了一种悲观的情绪,表现了一种错误的悲观的人生观。这是很不好的。青年人不应该有这种情绪。生一点病,是会好的,不应该影响情绪。你所表现的这种情绪,必须力求转变,必须对一切抱乐观的态度,否则,对于你是危险的。”在信中,刘少奇同志还写道:“你必须了解,每一个人都不应当躲避党和人民的监督,而应当主动地把自己的思想、言论和行动放在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。”可见,通过信件,刘少奇同志批评儿子刘允若的悲观情绪,教导他下决心纠正错误思想认识,还教导他要主动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。

  此外,毛泽东致儿子毛岸英、朱德致儿子朱琦、董必武致侄子董良埙、徐特立致女儿徐静涵、刘伯承致堂侄刘宽泰、任弼时致女儿任远芳、谢觉哉致侄女谢谦芳等……在这些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家书里,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和勉励,重视家教、家风的建设,这在家书中得到最直接的体现,教育家庭成员追求积极进步、为人正直不阿、清廉律己,教导家庭成员努力学习、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,革命先辈们自身是以身作则的,在家书中才对家庭成员提出要求和勉励。

红色家书之美,美在正己明

  红色家书中有正心,有立志,有风骨。一封书信,传递着革命先辈们积极向上的追求和信念,孜孜不倦跃然于纸上。

  例如,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10月写给妻兄杨开智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,不要有任何奢望,不要来京。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,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,不要使政府为难。”杨开智是毛泽东同志的老师杨昌济的儿子、妻子杨开慧的长兄,这封信是毛泽东同志给杨开智的回信,之前杨开智写信给毛泽东同志,希望毛泽东同志能在北京给他安排工作,或是推荐他在湖南省从事更好的工作,但从回信可见,毛泽东同志坚持原则,并没有因杨开智是自己的妻兄的关系,帮其“开后门”“走关系”,而是秉公告诫,一切按规矩办事,并没有为亲戚谋求私利,正人先正己,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大公无私、清正廉洁的风骨。

  又如,夏明翰同志在1928年3月在监狱中写给妻子郑家钧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同志们常说世上惟有家钧好,今日里才觉得你是巾帼贤。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,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。张眼望,这人世,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。抛头颅,洒热血,明翰早已视等闲。‘各取所需’终有日,革命事业代代传。红珠留作相思念,赤云孤苦望成全。坚持革命继吾志,誓将真理传人寰!”夏明翰同志与郑家钧结婚时,有同志赠给他们一副对联:“世上惟有家钧好,天下谁比明翰强。”从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,夏明翰同志在宽慰妻子的同时,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厚情感,更展现出他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。

  再如,王若飞同志在1932年1月在给舅父黄齐生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吾幼受舅父教养之恩,未有寸报……我之读宗教书籍,只是为知道当时及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,怎样在思想上反映出来。我们的哲学,是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在流动变化着。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,而且是要改造世界……”从信件内容看,王若飞同志在信中一方面感恩舅父黄齐生,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批评其错误认识,是一种“正己”的态度,并表达“不仅要认识世界,而且是要改造世界”的“志向”,家书中不仅仅传递情感,更还有哲学思想的交流,纠正家庭成员错误的认识,从另一个角度而言,也是王若飞同志自身信念坚定的体现。

  此外,关向应致叔父关成顺、王稼祥致堂弟王柳华、袁国平致母亲刘秀英、左权致叔父左铭三、邓发致堂弟邓碧群、彭雪枫致妻子林颖、李立三致父亲李昌圭等……在这些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家书里,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的刚正和坚毅,树立志向,坚定信念,以身作则,修身律己,慎终如始,带头廉洁治家。

  那个年代,联络并不像如今这样便捷,书信是重要的联络方式,革命先辈们的家书无比珍贵,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这些红色家书,魅力无比,美丽无比,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厚重的记忆,而且在给人奋发有为的力量的同时,也给人以对照检视。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“修身”、“齐家”是基础,注重家风建设,注重家庭教育,从自己做起,管好家人、处好家事、育好家风,才能真正投身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中去,做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。(广西师范大学)


终审:清廉柳职专题
【打印正文】